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

人在砂州——經濟議題扯上檳城

一連跑了好幾晚國陣與民聯的造勢活動,每一場,總會碰到有人問我:“林冠英治理下的檳城,真的那麼好?”

詢問者的心態有兩種。民聯的支持者,是在聽了領袖一再陳述及讚美檳州政府的種種利民政策後,抱著羨慕及求證的態度發問;而國陣方面的,則是以質疑的口吻詢問我這個從檳城飛來的記者。

我猜,他們在問我以前就已經設想好答案了,無論我答甚麼,對他們的立場並不會構成太大的轉變,所以我都只是微笑以對,然後轉移目標似的反問他們:“為甚麼所有上台演講的人,不是說福州話,就是華語?那些只會英語、馬來語的朋友該怎麼辦?”

事實上,我就遇過有人幾乎全程以福州話演說,結果,我這個外州人只能在台下發慌,因為對這種類似日語的方言完全沒轍。

“詩巫華人很多,華語和福州話是主流。這裡的一些原住民也是在華小上學的,所以他們也懂中文。如果你聽不懂福州話,我可以幫你翻譯。”這是我最常從友善的詩巫人當中,得到的答案。

在砂州選戰中,詩巫區的核心議題有三,那就是經濟、經濟、經濟。站在擂台上,最常出現的畫面是A怪B沒有發展,B則辯稱一切已經上軌道,再過幾年將會見到成果等等。

雙方就這樣在經濟發展的議題上苦苦糾纏,過程中,一定會有人把檳城扯出來(當然也和經濟有關);因此,才會一直有人問我檳城的情況如何。

不曉得接下來的幾天,除了“攻擊”和“經濟”,我會不會聽到有人在台上談談女性的、環保的、文化的議題?畢竟,常鬧水災的詩巫除了經濟,應該還有很多值得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吧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