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

日新、日本與核電廠




楔子1:日本大地震後,有一張新聞圖片特別吸引我。那是一條被震壞的馬路,中間裂開了,但奇怪的是,其他部位還是很完整、很平坦,完全不像剛剛經歷過一場大災難似的。

這個國家還真厲害,工程多麼講究素質!就算被震壞的馬路都比國內一些路要好。平常我們的馬路不停地修修補補,叫人納悶的,還是有一大堆人因為路況不佳而喪命虎口。

楔子2:“沒事的,沒事的,沒事的。”高官這樣安慰我們,就在日本核輻射外洩之後。但我看到的是,日本人可以逃的都在逃,卻還有50壯士抱著必死的決心留守核電廠,盡一切可能去挽救這個殘局。

那邊廂,港、澳、台、韓、美、菲等大大小小的國家已如臨大敵般面對這波災變,沒有人敢說“沒事的”。我們呢?“這不會影響到我們興建核電廠的決心,請別擔心。”他們淡定地說。

楔子3:“日新分校”碰釘了。我的同事陳雲清說,這是早該預料到的事,因為我們的國家在1996年重新立法後,馬來西亞已經容不下國民學校以外任何源流的學校了,所以,日新分校是不可能建立的。因為,它會阻礙國民團結。

可是,之前不是連檳城國陣都說“沒問題”了嗎?他們在記者會上篤定的說法,讓我一度天真的以為日新建校一事,只欠東風而已。而那東風,恰恰就是遲遲還未發下,但早已批准的證件。

這是什麼玩意?

上述三個楔子,如果變成三個畫面的話,看似風馬牛不相及,事實上,彼此卻存在著一定的關係。它們之間的鏈接,所接櫫的意義如下:

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,無論是科技、環保、藝文,成就(無論是質或量)都遠在大馬之上。

他們的民族性很嚴謹、很龜毛,寫《菊花與劍》的潘乃德形容:“大和民族應該是這世界上最強調秩序的人。”,正因如此的性格,他們在工業上所展現出來的成果,總是幾近完美、讓人放心,一條被震裂的馬路仍能保持那麼好的狀態,就是一例。

但是,再完美總有意料不到的天災會發生。9級強震帶來的海嘯,重創了福島核一廠,爆炸的爆炸,被輻射污染的受污染,逃亡到最後剩下50壯士死守,他們準備奉獻生命,希望能夠把傷害減到最低。日本網友在面子書上感嘆:“幸虧這事是發生在日本,如果是在其他國家,死傷人數肯定難以計數。”

網友的“其他國家”,大馬肯定在其一。一個連馬路、醫院、高架橋、體育館、甚至是國會殿堂都無法做好的國家,該怎麼去處理涉及許多複雜技術的核電廠?更何況當中還有許多的不透明,一旦多了貪污、朋黨的“手”,後果更是不堪設想。

地震後,人民前仆後繼的反對聲浪非但沒有讓國會重新檢討建核電的決定,還有官員信誓旦旦的表示建核電廠已是箭在弦上,並強調日本的意外只是個案,大馬不會受到影響。

難道他們不知道,這已非關天災的問題,而是安全管理的範疇?為何政府尚不肯謙卑檢討、聆聽民意?

人民不要的,他們堅決要;人民需要的日新分校,他們則不要。這樣的政府,究竟其葫蘆裡是在賣什麼藥?

請告訴我。

1 則留言:

Lsiangs 提到...

写得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