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

天上掉下來的禮物?!

122億令吉總投資額的及時雨(後面的零頭就不寫了),為檳州的2010年劃下了一個美麗的句號。

這張成績表,是林冠英政府自2008年執政以來最好的一次,更是大馬獨立後檳州首次領先全國!所以,當消息一獲得證實的時候,整個28樓(首長辦公室,光大28樓)幾乎都要跳了起來,特別是林首長,更是在新聞發佈會上頻頻笑得合不攏嘴的,簡直比娶媳婦還要興奮!

只是,成績雖說是檳城史上最佳的,但大馬工業發展局(MIDA)一開始宣布時,卻沒有把焦點放在檳州的表現上,只是匆匆地宣布了全國的投資總額後,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。

原因為何?大家心照不宣。(要不是一名曾參與MIDA會議的荷蘭投資者,在公開活動上宣布這項消息,媒體恐怕還要等多幾天才會後知後覺。)

308以降,檳州新政府嘗試大刀闊斧,帶來一系列的“小驚喜”,諸如中文路牌、水費扣免、100令吉的樂齡人士回饋金、1千令吉撫卹金、減用塑膠袋運動、設立言論廣場等等。

這些林首長常掛在口上“看得到、摸得到、感覺得到”的政策,固然讓一些人受惠,但,民聯團隊在經濟上的平庸表現,卻一直受到反對黨的詬病,甚至也開始讓中立的選民起了懷疑。

2009年底,檳州民政黨召開記者會,引述大馬工業發展局截至12月1日(2009年)及在第四季即將結束前,檳州政府在國內外投資只招來17億令吉。該黨譏諷:這突顯了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無能,惜商、招商、親商、留商都是失敗的,始讓檳州經濟在過去5年面對重挫。

他們出示數據,指2008年檳城在全球金融海嘯籠罩下,還爭取到102億令吉國內外總投資額,但2009年卻下跌85%以上,這就是林冠英招商的成績單?

對於這個反對黨咬住不放的議題,讓一向口燦蓮花的林首長頓時也顯得有些招架不來。雖然,不斷有“舞弊案件”被挖出來“轉移視線”,可是,經濟表現畢竟是衡量政府最重要的指標之一,兜了一大圈,終究還是要面對的。

幸運的是,在剛剛公佈的全國外國直接投資及本地投資上,檳州榮登全國第一,更創下了史上首次的紀錄。姑且不管林冠英政府在去年到底變了什麼戲法,這份漂亮的成績單宛如一場“及時雨”,總算可以彌補了他們在經濟表現上的蒼白,為民聯團隊扳回一城!

有了它的加持,今後民聯政府將可以更義正言辭的談環保、論古蹟、講創新,不必再因為招商成績的“乏善可陳”而忙於應付反對黨的攻擊!

只是,2010年的光芒太出色,林冠英政府接下來要怎樣守住投資者?開拓更多的商機?甚至如何以繳稅額來向中央的爭取更多的撥款?這都是選民放長雙眼等著觀察的。

如果處理的好,那今天這122億令吉就是一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;反之,這可能就是民聯災難的開始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