峇東埔補選提名那天,又有攝影記者被群毆了。消息傳出後,外界盡是鋪天蓋地而來的譴責聲音。
接二連三的打人事件固然是不可原諒的流氓行為,但,我想不開的問題是:為何公正黨或民聯的某些黨員,對於媒體如此的排斥?記者到底犯了什麼樣的滔天大罪,必須遭受如此的對待才能讓人洩恨?
答案,終於在前天讓人看到了一些輪廓。
安華於記者會上瘋狂發飆,指主流媒體沒有公正客觀的報導補選新聞,刻意扭曲事實的真相來矇蔽人民!別懷疑,他強烈指責的正是《馬來前鋒報》和《每日新聞》。
他甚至用"巫統的黨報"來形容前鋒報,並痛指這家報章讓種族主義論述天天見報。更糟的是,自峇東埔補選拉開序幕後,巫統加強其火辣程度,幾乎所有馬來報章都變成了煽動極端種族情緒的工具。
唯一可以慶幸的,莫過於華文報章並沒有在被批的名單內,至少在安華及民聯的認知上,華文報算是最客觀中立的媒體。不過,我倒沒有因為是中文報的一員而鬆了一口氣(相信很多同行也有同感),因為我們在營營役役的追求新聞自由的同時,卻看到同業無力抗拒強大政經勢力的誘汙;迷戀於第四權的榮寵,卻不願承擔社會秩序的責任,對於這種專業倫理的淪喪,誰能不心痛?
從這點,也許就能解釋為何公正黨黨員為何總是那麼敵視媒體,動不動就出手傷人了。在他們心目中地位崇高的領袖,長期的被媒體扣帽子和抹黑;想辯白澄清,卻苦於沒有平台,於是,就只能消極的用退報、杯葛採訪的手法來應對,等到無法再容忍時,就拳打腳踢。姊妹報的同事駱慧芬,就是其中一個代罪羔羊。
從安華的觀察之中,馬來主流媒體所採用的策略可分為三種:(一)放大民聯內部矛盾,製造分裂。 (二)聲稱馬來民族和回教正"受欺壓和被迫害",鼓動馬來民族危機感。 (三)醜化安華為"雙面人"和馬來民族的"出賣者"。
他的觀察確實相當客觀,因為國內的傳播學者也有了類似的結論。再舉個馬來前鋒報報導不中立的例子:林冠英在宣誓首長時,談及不採納於1971年推行的新經濟政策,避免發生"裙帶、貪污與無效率",根本沒有提到"513事件"種族衝突事件。但是,隔天的前鋒報,卻指他上任首長發表的談話中,挑起種族情緒以及"513事件",內文有只照顧單一種族之嫌等等。對於當時人在現場的我,看到如此的報導實在震驚不已。
類似的例子在這幾個月來層出不窮,令人擔憂,有識之士更是坐立難安。做為監督政治人物的媒體,掌握發聲通道,其實就如同政治人物一樣需要受到公評與監督。媒體如果持續不儘量客觀中立,遲早有天,大家一看到媒體監督四個字,就像文化惡棍看到警察,"打人的喊救人",再也沒有公信力可言了。
公民社會,監督媒體的責任就交由你們了。為了我們的好,如果中文媒體出現報導的偏差,請一定要發聲,大聲地告訴我們:"你錯了!",讓大家,整個社會才能不斷的向上提升,這樣,馬來西亞的民主才會有希望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